暫時只送香港地區,買滿HK$300免運費

0

您的購物車是空的

7月, 08日, 2024 1

踏入和風四溢的三口半茶館,窗外透著陽光,份外柔和舒服;再進入內,一整道「書牆」映入眼簾,這些全是館主的珍藏,讓客人可以一邊品茶,一邊翻閱。

這空間,除了茶香,還飄來陣陣書香。

館主黃浩然,半生與茶羈絆,年少時是文青,現在笑稱自己是個「老文青」, 在80年代茶文化蓬勃興盛的年代,他跑遍北中南的茶藝館。「茶對台灣人早期的生活很重要,以前在南部,大家一見面就會用台語說:『食飽沒有? 來喝茶。』」人跟人的互動,跟茶的關係很深。


後來,他發現再難找到某些兒時的味道,像是傳統的凍頂烏龍,竟慢慢變了調。「喝不到,找不到,就自己做。」於是在90年代,他決定結束自己的生意,開了第一間茶藝館:竹里館,研究茶,更以茶入饌;他亦有跟茶農收毛茶自己來焙火,全心投入在茶的世界裡,沉迷地、痴狂地,希望將茶做到巔峰。

茶,慢慢地,成為他長長久久的好朋友。

茶館的茶項包羅萬有,亮點之一是一系列坊間較少的普洱茶,在這裡,我試過 1999年的易武生茶、2000年的鳯凰沱茶。他與普洱茶的相遇也很早,也一直收藏,認真的程度是會將茶葉存放在四個不同的地方,做科學實驗,親自追踪環境的温度和濕度對茶陳年轉化的影響,然後寫了一本「普洱茶後發酵」的書,將心得娓娓道來。

茶單上也有包種和紅茶的窖藏陳年茶,全是他歷年的收藏,「我的私房茶至少有一百款。」將茶的可能性極大化,將茶的不同風貌帶給顧客,是黃浩然對自己的期許。即使是冷泡茶,他也併配了不同的茶葉,用「複方」令香味更甜美複雜;而冷泡上的泡沫,竟是他們店內的茶藝師用「點茶法」手打的,如斯看待一杯冷泡茶,驚訝令我下巴也差點掉下來。

雖已屆退休之齡,但他有感於現在市場上對茶知識的傳遞頗混亂,「光是『烏龍茶』就說不清楚。」在台灣,烏龍是品種還是工藝? 還有不少人傻傻分不清;茶葉有發酵卻叫作綠茶,看見這個亂象,他決定繼續留守推廣茶文化,「茶人要接觸傳統的做法,並正確的傳播,不然中間會斷層。 」

茶活動在這裡佔有重要地位,直接品茶講茶的自然多不勝數,也有香道、花藝、書法等... 古人泡茶的傳統文化,他們也想䀆力地跟大家分享。

這茶空間,反映著館主的性格:懷抱著傳統的事物,就好像那杯重焙火和發酵的傳統凍頂烏龍;也像菜單上的刘包,屬於「台式漢堡」的代表。可是,這裡同時散發著前衞的創意,一如那杯特色冷泡茶,以及刘包上的紅粷麵包和蔬菜。

連接在傳統與創新之間,讓今天不忘昨天;過去,有時就是帶給未來,一份最美好的禮物。


三口半茶館 Saguhan Tea House
大安路一段116巷10號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aguha.tea.hub

 


留個言

張貼前管理員會先審核你的留言

Join Us!